发布时间:2025-06-11 18:12
来源:原创
作者:?;ぜ?刘思阳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让更多人领略档案文化的魅力,在第十八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,南宁市国家档案馆联合南宁学院打造“档案里的西津精神”专题思政课,以档案为“活教材”,将思政教育融入档案叙事,为南宁学院约500名师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“纸间”档案思政课。
档案为“媒”,在光影中讲述历史。主讲人化身“档案讲解员”,铺开沉默的历史卷宗,打开斑驳的时光旧照和珍贵的历史影片,引领听众穿越时空隧道,感受西津水电站建设时期那段峥嵘岁月里的艰苦奋斗和家国情怀。屏幕里投影出来的一份份珍贵的照片、影片,是档案馆精心保存下来的档案,串起西津人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开拓创新、团结奉献”的精神谱系,让“西津精神”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可触摸、可感知的历史见证。
思政为“魂”,在叙事中润心育人。主讲人以“西津精神”为核心,将档案史料转化为思政教育的“生动案例”。讲“初心”:在西津水电站建设过程中,涌现出许多先锋模范,在课堂上以档案为“媒”跨越时空,述说西津人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技术贡献“为人民谋发展”的初心使命;讲“创新”:从人工打桩到智能监控的档案对比,诠释了“创新创造引领未来”的时代内涵;讲“奉献”:一张张泛黄的纸张,一帧帧斑驳的画面,西津人透过了档案里的时光碎片,向人们证明“团结奉献铸就辉煌”——当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,就能创造改天换地的力量。
南宁市国家档案馆覃丽琴讲述“档案里的西津精神”档案思政课?
档案,从来不是简单的故纸堆,一纸一页都铅印有历史的故事,一卷一宗中都潜藏着时代的新声,正在成为鲜活的见证者与无声的讲述者。讲座巧妙地将档案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,以其无可辩驳的真实性,为思政教育注入了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。
本次“档案思政课”,是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充分利用档案资源,深化档案“存史、资政、育人”作用,打造档案思政品牌的成功实践。它不仅加深了南宁学院师生对西津文化精髓的理解与认同,更在学生心中厚植了爱国情怀,点燃了西津精神的传承火炬、勇担时代使命的奋斗热情。档案馆里的宝藏,正在以其独特、深刻的方式,走出库房、走向学院,融入课堂,滋养着新时代青年的精神世界,成为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的不竭源泉。
南宁学院师生在认真聆听“档案里的西津精神”档案思政课
“档案不仅让真实的历史变得可观可感,通过档案背后的故事,我们还更加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?!蹦夏г旱难追妆硎?,课程带来的不仅仅是思想的力量和心灵的震撼,更多的是行动的方向和未来的召唤。
“知所从来,方明所去。”红色档案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,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将深挖用活馆藏红色档案资源,切实担负起“为党管档、为国守史、为民服务”的职责使命,打磨出更多“档案思政”精品课程,形成联动育人工作格局,让档案赋能思政,“红”档润心育人。